《大汉龙骑》 类似章节
1, 三国冀州名士名将

三国演义第四回是: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。而你说的群雄大战冀州城是三国演义第六回。两回都给你做个大概讲解吧。第四回主要讲的是董卓霸占京师之后,废除原来的皇帝,立原陈留王为帝,这样以威慑群官,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。董卓忤逆皇帝,糟践百官,天人共怨。曹操欲献宝刀,借机刺杀董卓未遂,逃离京师。第六回主要讲的是董卓不得人心,天下英雄达成共识,以袁绍为盟主,结盟讨伐董卓。期间刘、关、张三人也跟随公孙瓒来投曹操,随即选袁绍为盟主。董卓派吕布,华雄驻守汜水关。在此期间有两个故事重点:第一就是十八路诸侯逼近许昌,董卓霸京师虽然已经多时,但仍然不能保障许昌安全,李儒编造童谣劝董卓迁都,董卓用武力胁迫众大臣迁都洛阳。第二就是孙坚得到了井中的传国玉玺,而曹操在追杀董卓的过程中遭遇埋伏打败而回。
2, 三国小说以冀州为基地

三国冀州是现在山西省、河北西北豫北等地。冀州行政区划范围随着历史朝代的兴废更替,经历了一个由大到小的发展演变过程。两汉时,河北的中南部为冀州。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短命的王朝,没来得及在政治上进行重大的变革,只是改州为郡,仍依汉制。唐朝时冀州属河北道,其管辖区约等于两汉时的一个郡。宋朝时,冀州属河北东路。唐宋两代的“道”和“路”性质一致,只是名目不同。其下唐为郡,宋为州。州郡之名互易的事屡见于史书。其辖县之多少,亦略有不同而已。元、明、清三代,河北地区直隶中央政府管辖,是京畿重地。清朝,冀州是直隶省辖下的直隶州。1913年,降州为县,“冀州”一词便被冀县所代替。从此,它再也没有做为行政区划而使用了。冀州在我国绵长的历史中,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。传说远在四千年之前,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轩辕氏黄帝在征服蚩尤、炎帝两个部落之后,定居晋南,依山川大势,“割地布九州”。在唐尧时,洪水为害,淹没九州。大禹又“随山浚川”“疆理天下,奠九州而正五服”。大禹死后,他的儿子启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。据《左传》记载,夏启即位以后,将夏的统治地区划为“九州”,并铸九鼎“象征九州”。设置九州是为了管理居民;铸造九鼎是为了记载夏王朝的功德,象征夏王为九州之主。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冀州
相关概念
董卓
董卓(?-192年5月22日),陇西临洮(今甘肃省岷县)人,生于颍川,东汉末年军阀。一生残暴,践踏法律,破坏经济,残害人民,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,加速了东汉政权的灭亡。 董卓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、凉州之乱等战役,后率军进京讨伐十常侍,掌权后招揽吕布杀丁原,又废少帝,立刘协即位,专断朝政。192年被吕布所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