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汉龙骑》 类似章节
1, 刘玄德三顾茅庐指哪三人?

三顾茅庐的三指的是三次。【成语】: 三顾茅庐【拼音】: sān gù máo lú【解释】: 顾:拜访;茅庐:草屋。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。比喻真心诚意,一再邀请。【故事】:官渡大战后,曹操打败了刘备。刘备只得投靠刘表。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,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,让徐庶立刻去许都。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,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,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,就可以得到天下了。第二天,刘备就和关羽、张飞带着礼物,去南阳拜访诸葛亮。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,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。刘备只好回去了。过了几天,刘备和关羽。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。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,急忙过去行礼。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。他告诉刘备,哥哥被朋友邀走了。刘备非常失望,只好留下一封信,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,平定天下。转眼过了新年,刘备选了个好日子,又一次来到卧龙岗。这次,诸葛亮正好在睡觉。刘备让关羽、张飞在门外等候,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。过了很长时间,诸葛亮才醒来,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。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,说:“北让曹操占天时,南让孙权占地利,将军可占人和,拿下西川成大业,和曹、孙成三足鼎立之势。”刘备一听,非常佩服,请求他相助。诸葛亮答应了。那年诸葛亮才27岁 。
2, 有一个人叫刘备,又叫刘玄德!请问他是谁?

汉昭烈帝。刘备,字玄德,河北涿郡人,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。史籍中有说是刘胜之子涿鹿亭侯之后,还有说是临邑侯之后。倒底是刘胜哪一个儿子的后代,当时人就搞不清了。刘备的父亲早死,但是他得到了宗族了的照顾,师从九江太守卢植。但是刘备为人豁达大度,性格与汉高祖刘邦类似,不喜欢事生产,而喜欢斗鸡走马和漂亮的衣服,任侠使气。因此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人。当黄巾起义爆发后,他利用本地大户张安平的资助,拉起了一支队伍。刘备为人性格坚毅、仁爱。曾经有人妒忌他雇刺客杀他,结果刺客被他的为人感动而放弃刺杀他。再率领军队打仗时,他体贴士卒,更是“每战必先”,冲锋在第一线,打仗可是相当的勇猛。而退兵时,却往往亲自断后。再者他为人百折不挠,为人十分机变。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中认为他的才能可以与曹操相比,称他“才智不下魏武”。在汉末三国时期群雄纷争中,刘备是三家当中付出的努力最为艰辛的。这主要是因为他不象曹操、袁绍、孙权他们那样有家庭创造的良好先天条件可资利用。刘备什么也没有,完全要靠自己的拼搏。至于他那个皇族贵胄的身份,其实没有什么用处。要知道当时与他有同样的身份的,十多万人有了。
3, 刘玄德三顾草庐

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。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,典出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东汉末年,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,他们的谈话内容即《草庐对》(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)。顾:拜访;茅庐:草屋。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访聘诸葛亮的故事。比喻真心诚意,一再邀请。官渡大战后,曹操打败了刘备。刘备只得投靠刘表。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,就谎称徐庶的母亲病了,让徐庶立刻去许都。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,南阳卧龙岗[1]有个奇才叫诸葛亮,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,就可以得到天下了。第二天,刘备就和关羽、张飞带着礼物,去南阳卧龙岗拜访诸葛亮。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,书童也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。刘备只好回去了。过了几天,刘备和关羽、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。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,急忙过去行礼。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。他告诉刘备,哥哥被朋友邀走了。刘备非常失望,只好留下一封信,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,平定天下。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,说:“北让曹操占天时,南让孙权占地利,将军可占人和,拿下西川成大业,和曹、孙成三足鼎立之势。”刘备一听,非常佩服,请求他相助。诸葛亮答应了。那年诸葛亮才27岁。
相关概念
刘备
刘备(161年-223年6月10日),即汉昭烈帝,字玄德,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(今河北省涿州市)人,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,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,史家多称其为先主。 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,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、讨伐董卓等活动,依附曹操、袁绍、刘表等多个诸侯。刘备于赤壁之战后,先后拿下荆州、益州,建立了蜀汉政权。后因关羽被害,刘备不听群臣劝阻,发动对吴国的战争,结果兵败夷陵。223年,病逝于白帝城,谥号昭烈皇帝,庙号烈祖,葬于惠陵。
诸葛亮
诸葛亮(181年-234年10月8日),字孔明,号卧龙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汉丞相,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、发明家。一生“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”,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。 早年隐居南阳,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,联孙抗曹,于赤壁之战打败曹军。后随刘备夺得汉中并被任命为蜀汉丞相,主持朝政。诸葛亮曾发明木牛流马、孔明灯等,并改造连弩,著有《出师表》《诫子书》等。234年病逝于五丈原,追封为忠武侯。
徐庶
徐庶(徐福),字元直,颍川郡长社县(今河南许昌长葛东)人,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,后归曹操,并仕于曹魏。 早年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,与司马徽、诸葛亮等道友来往密切。刘备屯驻新野时,徐庶前往投奔,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。徐庶南下时因母亲被曹操所掳获,徐庶不得已辞别刘备,进入曹营。后来此事被艺术加工为“徐庶进曹营,一言不发”等歇后语,被广为流传。魏文帝时,徐庶官至右中郎将、御史中丞。